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
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
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王希俭
【学习目标】
1.熟知原子的构成,理解“电子云”的概念,会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。
2.熟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“两原理一规则”。
3.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,会正确书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。
【新知导学】
问题1、1911年,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阿尔法离子的散射实验,得出哪些结论?
问题2、氢原子的光谱线是怎样产生的?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研究了氢原子光谱后,他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是什么?
问题3、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不遵循宏观物体所具有的运动规律,大家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核外电子的运动呢?
问题4、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不遵循宏观物体所具有的运动规律,大家从哪些角度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呢?
问题5、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运动的区域越来越大,电子的能量是否回相同?相同容纳的电子数是否相同?
问题6、每一层含有的轨道数和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如何计算出来的呢?轨道表示的方法是什么?轨道间的能量是如何比较的?
问题7、如何表示核外电子排布?在多电子原子中,电子进入原子轨道的先后应遵循的原理是什么?
上一篇:
第2课时 院子核外电子的排布
下一篇:
返回列表